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关于我们

赛尼尔法务智库、律新社联合发布《2019长三角上市企业风险合规指数》

2020/2/10 字体: 来源:赛尼尔法务智库 作者:


12月7日,由华东政法大学、律新社主办的第四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隆重举行。律新社与赛尼尔法务智库共同发布《2019长三角上市企业风险合规指数》,从法律风险视角看上市公司,长三角上市公司整体法律风险,三年来首次逆转上升,长三角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风险大幅上升,需警惕资金链断裂风险。


赛尼尔法务智库副总裁、新华信用智库专家史志伟讲解了《2019长三角上市企业风险合规指数》。据了解,该《指数》的测评来源于赛尼尔法务智库开发的国内外第一套以上市公司为主的“企业法律风险指数测评系统”,可为公司提供法律风险指数测评服务,监控公司下属企业法律风险水平,诊断预警关键法律风险短板,为企业重大经营活动提供风险决策支撑,及时准确地找到“病灶”,事先预警高风险。


 据悉,2018年,证监会发布的年度工作数据显示,全年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10件,同比增长38.39%;罚没款金额106.41亿元,同比增长42.28%;市场禁入50人,同比增长13.64%……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透露出了大多数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在面临法律风险时的抵抗力几乎为零。而法律风险是企业所有风险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排查企业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可能在座的很多同事朋友都投资A股,可能会关注到市场波动、股票的涨跌,这会涉及到你赚了还是亏了,但是很少会有人关注指数背后的法治现象。其实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我们这个指数也是第一个从法律风险视角看上市公司他的价值风险的指数,是区别于‘上证50’这样的内容。”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史志伟表示,2018年从长三角整个数据表现来看,上市公司整体法律风险,三年来首次逆转上升。由于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经济的下行压力以及资本市场监管趋严,已开始使长三角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凸显,防风险、防暴雷将成为2020年资本市场、投资者应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上市公司整体法律风险的大幅上升,由于哪些因素引发?史志伟认为,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主要分为6个领域:合规风险、诉讼领域、财务领域、业务领域、人员领域以及公司治理。史志伟在现场通过对2018年长三角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进行分析,认为法律风险提升主因是由于长三角上市公司合规领域、诉讼领域风险的快速上升。

而从行业结构上来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一些系统性风险的上升。整个上市公司统计的46个行业中,金融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对于整个长三角而言,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以高风险、较高风险行业为主。

从大股东性质上来看,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性质以法人和自然人为主,占比在70%~80%。从2018年长三角各类大股东性质法律风险水平中可以发现,大股东性质为自然人、法人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大幅提升,而大股东性质为外资企业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同期却表现出下降趋势,此点值得大家关注与思考。可以看出长三角上市公司股东类型分布以高风险类股东性质为主体。

从非标报告上来看,长三角上市公司非标报告风险大幅跃升,非标报告占比达5%。非标报告是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等发表负面意见。因此,非标报告风险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信用、再融资、公司价值和上市地位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从重大资产上来看,长三角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风险大幅上升,需警惕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变动或受限资产包括收购资产、出售资产、置换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等。这些资产变动和重组的过程中都涉及标的较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交易,因此,交易过程中潜存于资产及相关财产性权利中的瑕疵会对上市公司的运营产生持续性的影响,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从重大资产上来看,长三角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风险大幅上升,需警惕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变动或受限资产包括收购资产、出售资产、置换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等。这些资产变动和重组的过程中都涉及标的较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交易,因此,交易过程中潜存于资产及相关财产性权利中的瑕疵会对上市公司的运营产生持续性的影响,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史志伟还展示了一张风险地图。他表示,地区法律风险指数,反映出该地区市场法治水平,折射出该区域的整体营商环境、市场化场程度。这个数据与各省市场化指数研究相互印证,例如法律风险指数高、排名前十位的山西、海南、宁夏、黑龙江、甘肃、新疆、云南等省,也同样出现在《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市场化指数排名的后10位。从全国31个省市法律风险地图可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法律风险水平较低,如长三角地区法律风险水平总体较低,但需注意江苏省风险较高。 大数据是否可靠?能否指导上市公司进行重大经营?对于这些问题,史志伟通过图表进行了形象的解释。根据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大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法律风险相对水平(相对于整体市场、行业市场、区域市场),有十分显著的风险事前预警作用。例如,当公司法律风险水平风险高于95%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时,其次年发生重大法律风险事件概率高达83.7%……由此可见,量化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巧妙运用指数大数据对重大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用管理的方法,解决法律问题。”史志伟表示,这是其多年一直坚持的方向。他特别强调:“大数据时代,数据会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在这样一个时代,法律人一定要形成运用数据驱支撑管理决策,这样更好地服务于业务。” 这是一个科技驱动的时代,每一次技术跃迁都将带来大规模的效能提升。“企业法律风险指数测评系统”究竟能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多大的效能? 据悉,赛尼尔法务智库于2006年启动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课题研究,组建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计量经济研究所、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法律、金融计量模型、计算机软件方面专家,历时两年多的协作研究,在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国际上风险测评定量化技术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充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上市公司的现实情况,遵循风险测评的国际惯例,构造了国内外第一套以上市公司为主的“企业法律风险指数测评系统”。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5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