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务管理 法律顾问

郭卫华:从高级法官到央企法务官

2016/3/24 字体: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张舒


    谈及从高级法官转型为央企法务官的3年,他说:企业法务是一支政治可靠、数量庞大、素质优秀、堪当“法治中国”建设大任的重要力量,是推进“法治中国”重大战略、传播法治精神、确保依法合规经营、推动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值得被更加重视

    3月16日,已是正午,结束了整整一个上午会议的郭卫华仍旧神采奕奕。
    这里是金融街8号,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总部所在。2012年底,郭卫华离开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作为高级法律专家引进到中国华融这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从事法务管理工作。
    3年多的摸爬滚打中,在公司党委和赖小民董事长的信任和鼓励下,“公司集团上下都更加把法律当回事,法治华融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法律风险控制机制更加完善。”郭卫华一开口就自信地说出了这几句话。
    法官转身
    任职中国华融前,郭卫华是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33万名法官中的首届45名全国审判专家之一,湖北省高院最年轻的审委会委员,曾在一年内办理了两起破湖北法院纪录的案件——判决书最长和涉案标的额最高。
    在个人法官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毅然选择改弦更张,郭卫华的选择曾让身边的朋友们瞠目结舌。
    “这就好比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积极进取的篮球或足球裁判,当久了裁判,精通了规则,观赏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比赛,自然对运动员们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豪情产生钦佩之意,也对运动员成功后无比欢喜的拥抱和热烈狂欢的洒脱产生羡慕之感,由此总想奔赴赛场、接受挑战、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分享喜悦。”郭卫华喜欢这样解释自己的“转身。”
    然而,与法院工作“机械被动”相比,中国华融的工作显然更富挑战。
    机关工作四平八稳,只要上得去,一般不会降下来,所谓的“能上不能下”。但企业则不同,“不好好干、干不好,是要‘下课’的。”郭卫华说,他来到中国华融后首先要实现的转型就是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转型,“我得逼迫自己树立更加强烈的挑战自我、冲锋陷阵的市场化精神。”
    彼时在中国华融法律部,郭卫华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兵员匮乏。“法务部门员工人数少。”郭卫华回忆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白天忙着各种事务性工作,晚上下班后就撰写书面报告,向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及公司党委汇报情况。
    这份连续数天加班到深夜一两点赶出的报告得到了赖小民董事长的高度重视,并最终拨加了十个编制名额给法律事务部,而这在中国华融的法务人员配备方面也是史无前例的。
    得到了领导的支持,郭卫华迅速开始“招兵买马”,仅几个月时间,法律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便从原来的十几名,增加到如今的近30人,大大缓解了公司“事多”与“人少”间的矛盾。
    创立“信件沟通法”
    “法院与企业存在很多的差异,比如发展目标、文化理念、人事制度、竞争程度、激励机制等都存在差异。由于这些差异,也必然导致从事法官工作与法律顾问、管理一个法院和一个企业法务部的截然不同。”郭卫华说。
    为了解决好跟法院和法官之间沟通的难题,郭卫华创新性地提出了案件办理的“信件沟通法”。
    2013年,中国华融某分公司的交易对手首次将公司总部一起列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郭卫华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将总部从被告行列中“摘出来”,将会给公司带来经济上和声誉上的巨大损失,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然而,如何以最简单、最有效率的方式说服法官同意将公司总部“摘出来”呢?
    为此,郭卫华大胆地提出了通过信件和法官进行沟通的设想。
    于是,很快,一篇长达万言的法律分析意见被直接邮寄到了几千里之外的法院。而办案法官在看过了这篇专业细致的建议后,最终采纳了郭卫华的观点,将中国华融总部从被告席中“摘除”。
    在这之后的案件风险化解工作中,郭卫华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反复修正该项工作方法,使它日趋走向完美和成熟,现在已经成为化解诉讼风险方便、简单、高效的方法。
    2015年10月底,中国华融成功上市,商业化业务逐渐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特点。
    “现在的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因此,一旦后期发生纠纷诉诸法院,则相关案件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案件处理难度也有所增加。”这是郭卫华近来最大的忧心。
    为做好诉讼与案件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化解商业化诉讼风险,郭卫华和他的团队与时俱进,不断提炼、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华融与法官打交道的“三句真经”工作法,为公司全系统商业化诉讼案件的处理,提供易于理解、方便掌握、操作性强的诉讼工作实践方法。
    所谓“三句真经”,郭卫华解释道,即“用全面翔实的事实打动法官、用专业精深的分析说服法官、用情真意切的态度感动法官”。
    至此,从实现案件顺利解押,到及时完成诉前保全为公司节省上百万元诉讼费用。“三句真经”的概念被广泛迅速地应用在公司日常的案件办理中。
    法务工作再定位
    事实上,在公司法律工作开展中,郭卫华和他的团队还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困惑:金融企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风险防范理念?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风险全程控制制度该如何建设?
    为了消除这些困惑,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做好公司日常法律工作,郭卫华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创新,不断加强法律风险全程防控制度建设。
    “从前我们的部分项目前期法律尽职调查不全面、不深入,中期合同文本不规范,后期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郭卫华介绍称,为加强合同管理和项目后期管理,摒弃“重方案、轻合同”的错误观念,他和团队树立了“风控也要稳健”的新理念,提出“蹄急而步稳”地做好法律风险防化工作。“着力探索项目后期管理阶段自发现风险、管理风险至开展诉讼工作阶段的衔接机制,避免不同的具体阶段由不同人管理时出现的风险防控‘真空’。”
    同时,郭卫华建议公司党委在中国华融大力推进“法治华融——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普法教育活动,着力解决部分领导和员工法治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强、风险防控不足、遵纪守法意识不牢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及未来,郭卫华称,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法律部打造成为一个在央企领域具有超强竞争力和超高品牌价值的响当当的法律部。

    “公司做好法律工作是有利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法律工作做得好,可以让无德的人不敢兴风作浪。”郭卫华说,一个没有法律工作力的企业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一个不讲法治的企业注定要走向末路的。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