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研究 境外投资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东道国政治法律风险

2008/7/1 字体: 来源: 作者:

跨国投资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居于首位的原因是公司本身存在管理缺陷和漏洞。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就是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对外投资千帆竞渡

被过滤广告
 
 
被过滤广告  
 
 
  到2003年年底,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我国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45%,境外企业资产总额1442亿美元,就业人数19.5万人(中方9.4万人),境外企业利润122亿美元。其中,1999年~2003年的境外投资是前18年的两倍多。这些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行业领域。另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初发布的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2亿美元,到2004年底累计对外投资近370亿美元。2004年,流向采矿业的对外投资占52.8%,商务服务业26.5%,制造业13.5%,批发和零售业3%,其他行业4.2%。

  在对外投资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有,这为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海尔:“绿地投资”的先驱

  海尔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984年~1990年,内向型发展阶段;1990年~1996年,出口阶段;1996年~1998年,海外投资阶段(在印尼等地投资);1999年以后,本土化阶段(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设计、生产、销售)。

  海尔“走出去”靠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即在逐步取得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开始推进国际化。1990年,海尔冰箱开始出口德国和美国市场,拉开了海尔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序幕。经过九年努力,海尔的营销国际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等出口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共87个国家和地区,海尔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的生产技术也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斯拉夫和西班牙等国家,还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伊朗和美国等国投资设厂,并逐步推行海外投资的本土化,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海尔“走出去”过程中,采取了系统化的组合措施:

  首先,创立世界名牌。海尔给自己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如“产品零缺陷”,“物流零距离”,“仓储零库存”,“用户零烦恼”等。海尔的质量管理实现了瞬间的控制有效。在中国成为著名品牌后,海尔提出了“国门之内无名牌”的观念,认为在开放的市场上,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要想成为民族品牌,必须在国际竞争中成为世界著名品牌。海尔着手扩大其世界影响,走向世界,争取国际权威质量认证,获得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以及欧盟、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种产品认证,成为中国获国外认证证书最多的企业。在创立世界名牌的过程中,海尔的生产、技术、质检、环保、服务等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品牌价值迅速提升。这为海尔进军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海尔确立了“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首先将产品打入挑剔的发达国家市场,在德国、美国获得良好声誉后,向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等更多的发达国家市场拓展,并以居高临下之势,迅速推向中东欧、拉美、中东、南非等市场。在海外销售过程中,主要依赖外国专营经销商设立营销网点,并建立国际物流中心,保证对海外经销商的产品供应,赢得了国际信誉。

  第三,构建国际化技术研发网络。海尔坚持技术研发目标国际化、技术研发课题市场化、技术研发成果商品化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引进德国的冰箱生产技术,并逐步培植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以资本为纽带,与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在海外,与许多大公司、技术中心建立交流、合作、协作网,建立东京、洛杉矶、蒙特利尔、悉尼、阿姆斯特丹以及香港等信息中心;建立东京、蒙特利尔、里昂等设计分部,根据国际市场信息,跟上国际技术潮流,开发本土化的产品。

  第四,建立海外生产体系。海尔坚持循序渐进的“走出去”战略,认为产品出口是“走出去”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迈进,在海外投资设厂。1993年,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冰箱厂,形成了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罗来纳的美国本土经营体系,并实施海外投资生产、设计、营销等全方位的本土化,获得了较好的效益。1996年12月,海尔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标志着开始生产国际化。此后,海尔抓住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外投资的有利时机,加快在东南亚投资的步伐。

  海尔“走出去”的主要特点是: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发展进程——从创造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着手,到出口,再到跨国投资,渐进性发展;对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为主;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快。

  海尔“走出去”的成功,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长期把开发国际市场作为市场营销的战略组成部分,跟踪国际技术和产品信息变化,坚持高质量,以创造世界名牌为导向,根据各国用户的不同需求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致力于推行本土化战略,等等。

  中航油:跨国经营教训惨痛

  2004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油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其60%的股权属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油总公司),因总经理陈久霖在石油期权和期货投机中判断失误,累积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走出去”的企业打道回府,这绝不是首例。1982年嘉陵摩托率先走出国门,占领东南亚市场,但最终全军覆没;康佳集团2002年度关闭了四个海外机构,并对四个公司的长期债券性投资款项计提100%的减值准备;TCL集团在对越南投资三年后也宣告投资失败。跨国投资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公司本身的管理漏洞。

  中航油“折戟沉沙”,为意欲“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供了惨痛教训:

  第一,跨国经营必须要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要想在国外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监测、控制和化解机制,加强海外风险监管。国有企业在设计、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要同步考虑建立监督机制,监督的责任要到位,确保制定的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企业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审核。要加强重大投资决策的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从事高风险业务以及对外收购兼并和担保等资本运营活动,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控制度,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第三,要正确认识道德风险。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尚未完成的时候,国有资产流失到海外,与企业管理者渎职、偷懒等败德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走出去”的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控制。

  联想:跨国并购坎坷前行

  2000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可谓风起云涌。华立收购飞利浦CDMA部门,TCL连续吞下德国施耐德电视公司、法国汤姆逊公司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京东方整合韩国现代显示器业务,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中海油收购印尼油田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权益,上汽购买韩国双龙汽车,五矿收购法国诺兰达……通过跨国并购,一批国内著名企业踌躇满志,真正“走出去”欲与世界同行同行。但令人遗憾的是,渐成风尚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不足60%。虽然以“跨国并购”方式对外投资能够比“绿地投资”新建企业速度快捷,但如此之低的成功率却也折射出许多问题。

  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IBM PC业务这一事件轰动业界。然而,此次交易并不顺利,而是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巨大政治风险——国家安全调查和反垄断指责,以及并购后企业整合的困难。如果要达到并购成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可参阅本刊今年第1期,第4~7期“财经剪贴”——编者注)

  东道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核心技术从而保护其核心竞争力,总是会以各种借口对国外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并购加以阻挠。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热浪中,必须清楚地估计到东道国可能给交易设置的政治性障碍,因为政治风险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确定的成本。在进行并购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从目前的一些案例来看,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需要对国际格局、各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将跨国并购简单地看成是一个单纯的价格谈判问题。其实,大型并购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对谈判技巧和并购环境的把握远远要比商品买卖复杂得多。

  在联想并购IBM案接受国家安全调查的同时,有美国议员又提出:如果IBM将PC部门售与联想的交易得到批准,联想很可能借此取得美国PC市场的控制权。这表明,反垄断问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必须正视的。

  虽然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本身不涉及垄断问题,但是各国政府严厉禁止外国企业和产品垄断本国市场,也早已是“国际惯例”。作为意欲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一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