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总体评估

2008/7/14 字体: 来源: 作者: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是:融资结构扭曲,在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金融机构风险向央行转移;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和扩张;分业监管体制下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薄弱。

 

    一、融资结构扭曲,在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

                                

    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从企业融资看,最近几年,间接融资比重增加。从2001年、2002年到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分别为75.9%、80.2%和85.1%,2004年第一季度上升到93.8%。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导致企业资本金不足,全社会投资杠杆率非常高,孕育着非常大的金融风险。

                                

    衡量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另外一个常用指标是M2/GDP。2003年底我国的M2/GDP比率为1.87,2004年6月末上升到2.00,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指标过高,往往蕴藏着较为严重的金融不稳定因素。这一指标的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而且信贷资产的运用效率趋于下降。

                                

    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债券市值不足股票市值的30%,债券品种结构不合理,国家财政债券比重高,企业债券比重低,市政建设债券几乎空白。

                                

    二、金融机构风险向央行转移

                                

    截至2004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农发行再贷款6500亿元,已形成挂账,贷款本息很难收回;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贷款余额为7662亿元,预计本息不能收回,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主要是农行)再贷款余额1924亿元,其用途作为政策性专项贷款,这部分再贷款还款期限无法确定,已经实行零利率;对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充实两家国有银行资本金;年初南方证券公司被行政接管后,人民银行再贷款65亿元用于化解南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截至200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余额为1109亿元,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拖欠、躲债等手法拒不归还;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财政化,使再贷款的收息率降低,中央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连续亏损,2000~2002年亏损额分别为131亿元、297亿元、320亿元,央行的财务状况恶化,可交易资产减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受损。

                                

    三、财政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

                                

    尽管我国显形财政赤字不是很高,但财政综合负债数额较大。2003年我国政府财政赤字达到2916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5%。我国连续几年依靠发行国债拉动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整个经济的承受能力看,我国国债发行的余地很小,2003年当年的债务收入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5%,已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15%~20%);2002、2003年当年的债务收入与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之比分别是83.9%和82.9%,大大高于国际安全线(25%~30%)均超出国际公认的安全线。目前,整个国家财政有1/3以上的支出、中央财政有3/5以上的支出需要靠发行国债来维持。

                                

    四、抵御外部传导风险的压力加大

                                

    我国应对外部传导风险的防火墙是资本账户管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管制有效地保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我国对外贸易高度开放,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相互融通的情况下,资本账户管制措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汇率改革将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汇率改革的过程中可能刺激资本大规模流动,导致汇率大幅波动,严重偏离其合理均衡的水平,并有可能造成国内信贷过度膨胀,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过度举借外债进行低效投资。截至2004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2023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823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比重为40.7%。如果短期外债用于长期的国内投资,由于企业的收入是人民币,容易出现币种和期限的双重错配,一旦汇率预期逆转,汇率大幅波动,容易引发债务危机。

                                

五、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和扩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积累的问题多,潜在较大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业集中度偏高,影响银行业的竞争,公司治理普遍薄弱;按照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口径,2003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约为20%,给银行带来沉重的包袱和隐患,影响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增加了经营风险;按照我国目前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测算,2003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为7.62%,但如果严格按照国际审慎资本监管方法计算,资本充足率还比较低,银行负债经营,支付不足风险还很严重;我国银行业人均盈利2.15万元,成本收入比率高达86.07%,资金运营效率不高。

                                

    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模糊,业务范围迅速膨胀,2003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负债总额为11904亿元和1139亿元,分别为资本金的24倍和23倍,与资本金比例极不相称;开发行虽然与地方政府签订了信用担保协议书,但各级地方政府诱因较多,使用开行的贷款类似于使用地方政府债券,偿还欲望不强,加大了无补偿风险;农发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管理链条过长,每年运营成本高达50多亿元;开发行贷款周期长,贷款行业集中度高,贷款回收不容乐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实际支付能力不足。从2001年成立到2003年末,该公司累计亏损13.6亿元。

                                

    农信社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财务风险仍很严重,2004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4720.76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4.38%,历年挂账1347亿元;呆账准备金余额258.17亿元,与实际风险资产总量相比严重不足;有价证券投资余额2233.77亿元,部分国债投资资金被券商挪用,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严重,占总风险的50%以上。国有股减持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