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广东拉链:一部法律引发的变革 危机变转机

2010/9/3 字体: 来源: 作者:

    中国已成为世界拉链产业最大、最集中的生产基地。而广东拉链总产量在全国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拉链总产量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综合质量也在全国占领先地位,出口量也是目前全国各省中最大的省份之一。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正式实施,同一时间步入实施阶段的还有新税法。对于广东的拉链企业主们来说,比起对他们有利的新税法,大家的目光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新劳动法上,毕竟这直接关系到了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

    在新劳动法正式实施之前,这一部法律早就在拉链企业的老板和领导层之间展开了层层讨论,几乎无一例外地持担忧态度。尤其是2007年底佛山地区多家鞋厂或迁移或关闭一事,让更多的企业主预言了这部法律的实施将给小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

    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并非全无道理。从2007年到2008年初,工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人民币不断升值、物价急剧上涨、服装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持续下调、针对拉链的反倾销案掀起、欧美各项环保检测越发严格苛刻,广东拉链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这喜忧参半的一年。

    2008年春节过后,之前因雪灾而滞留的民工却开始大批量回乡探亲,这对一些本来已经处于用工难的企业来说,不亚于一场节后的生产“雪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的频繁流动,紧急培训上岗容易导致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利因素,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广东的拉链企业,不论大小,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记者随后也了解了其他一些省份,全国各地几乎都存在相同的情况,福建不少拉链企业的开工率只在50%左右。

    对于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来说,走过这一年,已经心力交瘁了,此时新劳动法的实施,不过是一根导火线,引爆了在这一年来积压的种种隐患。一场看似严峻的危机正在发生。

    这是一场技术和管理的较量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危机就没有改革。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走得更长远。国家的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并非为了推倒企业,相反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进一步地规范市场,为经济的长足发展营造更好的平台。这就好比当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样,暂时的冲击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在各项政策的催生下,随之而来将是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从生产技术到企业管理,从产品质量到人才培训,2008年的这场变革,有人预言,将是前所未有的。

    在新政策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劳工和资源似乎成了最敏感的问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从长远看,想做大做强企业,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过分倚重国家的相关政策只会偏离了改革的中心,不论是税收成本的降低还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汇率的损失,都不该成为一个企业是否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技术和管理上的较量。

    广东海华AAK拉链,是广东省内颇具规模的拉链生产厂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外单在其总产量中占了不小的一部分。谈及人民币升值是否给其外贸业务带来压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影响不大,这主要还是基于质量的保障,质量的保障就是订单的保障,就算是价格提升,也能维持客源。面对招工难的问题,该负责人也称:“目前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技术的改革,提高机器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才能缓解甚至改变人手不足的困境。”

     广东另一家拉链企业主也对此表示了相似的看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地区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拉链企业并没有因为这些政策造成多大影响,对小企业的震荡就相对比较大。不过这对每一家企业来说都会是好事,它会促使我们去改进本来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管理上的不足。”

    目前出台的新劳动法从根本上推进了企业在管理上的自我改革,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魏林也呼吁各企业要建立合理规范的用工制度,他提出:“近年来,行业内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说明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如果各方面给予工人良好的保障,肯定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用工问题。”

    尽管新劳动法已经出台半年多,正式实施也有三个多月了,但有的企业的劳动合同还未进行及时的跟进调整,有的缺乏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薪酬等方面的法定条款,有的尽管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文本保存在企业,未能将员工的合同及时返还员工,还有的企业则未明确工作时间超过10年的员工有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权利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未能及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还将持续。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成了是当务之急。

    牵一发而动全身,管理上的改革不仅是在人力资源上,还有财务、营销等等,拉链企业在这些方面都亟待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但这在民营企业中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现在广东拉链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或私营,再加之地域文化中“子承父业”及排外的思想颇深,部分企业管理层进入了青黄不接的状态,中层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还是以企业主的意志来支配全程运作。目前仅有KDD拉链等少数企业积极致力于推行现代化管理制度,在核心管理团队中基本上采用没有家族背景的人员组成,并将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都交给了更加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

    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提升资金运作、人才储备、市场战略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水平,这也是广东拉链企业长足发展、走向世界市场的一门必修课。

    生产中心的扩建与转移

    虽然2007年至今,尤其是下半年,广东拉链销售情况明显偏弱,但纵观全年,总体上还是保持增长势态。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总产量平均比前一年年增长了5%左右,其中条装拉链增长了10%,同时,2007年也是中国拉链产业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一年。

    在广东,振宇拉链机械进行了厂房的二期工程建设;广东海华AAK拉链也再次拓展规模,筹建了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的新厂房;还有新丽宝集团也在长期筹备,拟将拉链这一块产业的制造中心由原来所在地东莞转移到土地资源更为丰富的广东河源。还有更多的企业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生产中心的扩建或转移,而管理和销售中心依然留在原地,并在发达的地区设立分支,像广东海华AAK拉链,就在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建立了销售机构。

    这是产业升级过程中企业应对局势之变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符合全球资本运作规律的。拉链产业最初就是由美国向日本转移,然后日本又开始向四小龙转移,四小龙转移之后又向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现在如浔兴拉链这样一批大型企业在发达地区保留研发和销售的核心,并开始在武汉、青岛等地建立生产基地,甚至还将出现一批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或土地资源等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的趋势。

    但是,扩建和转移,并非改革中包治百病的良药,这些只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内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才是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看似危机,实则转机

    一系列变革是必然的,这也是广东拉链走出低成本、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一个时机。如果说一个危机的到来,能够让企业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开拓创新,提高技术、完善管理、重视品牌、配套升级,完成一系列的产业改革,那么这个危机的到来对于广东拉链来说,反而会是一个“利好消息”。 作者:陈冠丹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