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研究 资本市场

中国银行业如被外资控制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2008/7/7 字体: 来源: 作者:

《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一些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监管办法如就此实施,有可能造成我国金融资产被外资控制,带来灾难性后果,对此我国应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一、金融如被外资控制我国将丧失经济命脉。
  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晓陆分析认为,金融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命脉,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可以只用8%的自有资产,控制数十倍于自有资产的资金,这种几十倍的杠杆效应使银行可以控制庞大的社会资金,进而控制各行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业一旦大量被外资控股,将会丧失经济主权和宏观调控能力,可能引发的后果有:我国经济的任何变化都将处于外资全面监控之下;外资将利用其在华金融垄断地位轻易控制我国工、商、农、贸诸产业,占尽重要经济利益;外资还将以其金融产品不断制造出巨额债务货币,排挤我国家财政货币发行利益而享有事实上的中国货币发行权;外资将制造出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和剧烈的金融动荡;利用其金融垄断权,外资可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风险通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其控股的中国金融企业,而且可以随意制造经济波动轮番洗劫中国人民。在对中国经济安全进行渗透和控制后,外资必将谋求实现对我政治、舆论、文化、教育、司法、外交和军队等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控制。
  中央民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宏良说,我国全部 银行资产约50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巴塞尔协议8%的资本充足率规定,占有这50万亿元银行资产需要4万亿元资本,按照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过5%计算,实际上只需要2.5万亿元资本。而根据银监会关于持股比例达到25%即属于控股的规定,控股2.5万亿元资本需6000多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美国只需要拿出900多亿元美元,就可以控股整个中国的银行资产,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经济。而目前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银行中任何一家的自有资本都超过900亿美元,从逻辑上来说,如果不对他们严格设限,它们任何一家银行都有能力控制整个中国银行业,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经济。
  二、现代银行的多功能性决定银行控股权更不能丧失。
  杨晓陆分析,现代银行具有信息中心和资讯中心的地位,银行不仅垄断了社会所有经济资源,同时还垄断了社会包括政治、军事、安全、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的所有信息资源,大到国家军队调动,小到期货交易建仓,都在银行的监控之下。特别是随着现代信用体系的发展,社会所有成员的资料越来越集中到银行,银行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档案馆和资料库。若银行被外国所控制,等于把所有社会成员都置于外国机构掌控之中,所有社会活动都在外国机构监视之下,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危及。
  张宏良分析说,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虚拟化的现代金融条件下,银行已成为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领域,以衍生品的创设和交易为主业,触角伸向所有产业,网点遍布世界各地的现代金融寡头。全社会的财富集中到银行,而这些财富最终代表的价值大小以及流向,完全由银行决定,政府无能为力,甚至一无所知。这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财富分配上的根本区别。现在外资进入中国的很少有产业集团,大多是金融集团,比如双汇火腿肠是高盛控股,徐工是凯雷要控股,整个国家产业大都控制在银行和证券公司手里,丢掉它们就丢掉了整个产业。因此,控股银行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整个国家经济。
  张宏良认为,虚拟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大多数人并不察觉,例如我国20%多银行股权低价售于外资使他们暴赚17000多亿元而大多数民众并不知觉。用“金融战”取代传统战争,成为欧美强国掠夺财富的主要手段,这是比战争侵略更大的危险。
  杨晓陆说,2006年1月银监会2号令有关我国今后若成立股份制银行必须有外资参股的有关规定,等于废除了国内股份制银行可以完全是民族企业的经济自主权,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被外资参股20%—25%以上。这些廉价卖给外资的银行股权不仅造成我1.7万亿元的巨额财富流失,而且形成如今我国境内有大量外资独资银行,却无独资中国商业银行的怪现状。此外,更造成我与外资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外资银行通过其参股的中资银行董事可对我银行经营、资金流向,及几乎全部经济运行了如指掌,而我对外资银行如何运作及其资金运转却知之甚少。
  杨晓陆谈到,搞金融是美国的超级强项,目前,美国实体产业和制造业比例很低,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0%,从全球金融自由化中可以利益最大化,尤其是互联网诞生打通全球金融市场后,通过资本市场吸纳全球财富更为便利。因此,美国政府最希望所有国家打开金融市场,中国更成为它金融大转盘上的“吸血”对象。美国政府极力要求中国打开金融国门,提出要把中国变成金融领域完全不设防的国家,外资对中国银行的控股比例由25%提高到49%。而我《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控股比例的限制只字不提,等于取消对外资控股中国银行的比例限制,甚至单列一节专谈外资如何控股中国的银行,等于把中国变成金融领域完全不设防的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共产党领导的大国,欧美等国从来也没有把中国作为盟友,而是始终作为遏制和挤压的对象。因此中国绝对不能丧失对金融股权的控制!
  三、拉美、东欧、亚洲等地一些国家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杨斌介绍说,阿根廷是较早推行金融全面开放的,允许外资控股本国银行,甚至主动出让银行国有股本,1997年外资控制阿根廷银行的52%。而在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的短短一年内,阿根廷银行国有股本降至33%,外资控制了67%。但这样的金融开放带来的却是灾难:2001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使阿根廷GDP下降到1997年的31%;经济崩溃带来政治局势动荡,曾经1个月换了5位总统;中产阶级把钱存在外资银行以图保险,结果外资银行首先出逃和外移资金300多亿美元,大量中产阶级破产滑入贫困阶层,数百万人失业,贫困人口到2003年上升到总人口的60%。
  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松林说,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开放后都出现了金融风暴,外资突然出逃,股市楼市崩盘。而当政府想要挽救经济颓势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已无能为力。因为现代经济命脉已不是矿山和其他基础行业,而是金融,一旦失去国家金融控制权,政府在控制资本外逃和保障居民存款安全方面将丧失能力,同时也有可能因国家缺乏抵押的国有资产而孤立无援。国内民族资本届时在经济崩溃中不仅流动资本损失严重,而且所有存款都失去效用,当整个国家经济陷入极度困境时,恰好又为西方资本彻底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提供了机会。
  杨松林说,即使是依靠强烈民族精神抵抗西方金融控制的韩国,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业也大部分落入外资之手,9家商业银行中的6家被外资控制。金融控制权丧失后,韩国的各产业也受到威胁,到2002年外国资本以“清仓价”控制了韩国半导体的44%,通讯业的21%,并成为韩国最大企业现代汽车、现代电子、LG、三星电子的重要股东。在金融控制权旁落后,韩国两大汽车集团一个在债务危机中消失,一个被外资所控股。此外,巴西、印尼、泰国、墨西哥等国也都是在失去金融控制权后陷入经济灾难和社会动荡。
  杨松林说,一个国家失去金融控制权意味着将陷入一种新的半殖民地状态,不仅仅是政治依附,主权缺失,也包括经济活动大多由外国人说了算,从而大大削弱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力。
  杨斌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就是金融领域和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开放中逐步丧失民族经济实力和谈判能力,国际资本会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逼迫发展中国家开放战略性行业,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金融领域自由化,向外资开放银行业和证券市场,这样国际金融资本就能够不受约束地迅速流入、流出,以其拥有的庞大资金量和高超的拉高、打低技巧,随意操纵金融、证券和外汇市场,炒作各种金融泡沫并谋取投机暴利,直接威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稳定。
  杨斌说,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105个发展中国家采用美国推荐的华盛顿共识等金融自由化的方法后,从1980年到2000年,GDP平均年增长只有0.8%,经济基本陷于停滞。西方国家鼓吹的金融自由化等貌似规范的经济改革,实际上一招一式都是为配合美国利益而来。“这么多国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我们为什么还非要朝这条路上走呢?!”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局面的复杂和不可预料,我国须高度重视保护自我金融主权和利益,不能随意扩大外资渗入的比例。我国的金融实力和金融风险抵御能力目前都处于薄弱,亟待加强的境况,此时对金融开放更应慎之又慎。
  即便是极力鼓吹金融自由化的美联储理事弗雷德里克•米什金也指出:“尽管金融自由化值得追求,但在开放的过程中必须伴随一定的限制措施。可以肯定的说,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步伐如果迈得太快,将带来灾难性后果。但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官员一直在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快速开放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完全融合,这些压力可能隐含别的企图,中国政府很明智地至少在2006年以前没有屈服于这些压力。”
  杨松林说:问题的实质是,凡是新兴市场国家大都被迫选择了金融自由化,凡是选择了金融自由化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被陷入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这两个“凡是”被称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宿命”。而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是:究竟走不走上这条不归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郑良芳告诫:金融业开放要严防金融控制大权旁落! (记者丛亚平)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